5月26日上午,商丘工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大会在科苑西一楼报告厅举行。商丘市科技局局长庞进红,商丘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曾宪瑞,商丘工学院校长丁艳红,副校长丁天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史国永,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理事长袁庆龙,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于洋出席会议并在主题台就坐,企业代表,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内设机构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史国永副书记主持。
丁艳红校长致辞。丁校长代表商丘工学院董事会、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向各位领导、企业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付出辛勤劳动的产业学院筹备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新当选的产业学院理事长及其内设机构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就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丁校长讲了三点与大家共勉:一是聚焦服务面向定位,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凝聚政、校、企、研多元办学力量,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致力形成集人才培养、创新孵化、技术服务、社会培训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高地;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汇聚合作各方力量,探索形成“企业行业支持办学建设、企业行业融入办学过程、企业行业检验办学成效”的格局和相互支撑、互为循环、特色明显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协调发展;三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凝神聚力共谋发展。智能制造人才的缺乏给企业行业造成转型升级困难的挑战,国内相关高校、机构、企业已经把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产业学院理事长袁庆龙发言。他提了三点建设思路:一是以产业学院为平台,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群组建专业集群和岗位群遴选专业和设计培养方向,使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多主体、跨学科、多链条、全程化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智能制造领域协同育人机制;二是以企业行业需求为目标,紧盯行业技术前沿和企业行业结合点、契合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效衔接机制;三是发挥产业学院在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的积极作用,把产业学院发展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全方位构建合作各方命运共同体,把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打造成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桥头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于洋发言。在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于董事提了三个方面的想法:一是建设产业学院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提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二是校企双方应充分发挥合作优势,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三是期望学校、所有共建单位和政府部门都应以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契机,开拓校企合作领域,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将先进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
在热烈的掌声中,商丘市科技局局长庞进红和丁艳红校长为商丘工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揭牌。
史国永副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学校下一步将按照“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打造新型人才培养实体,探索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研等多方的紧密互动、精诚合作,绘就学校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
(文/王闪闪 图/陈红梅)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