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本草润玫乡,医心暖平阴

山东中医药大学:本草润玫乡,医心暖平阴

7月11日至14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语润玫乡,医暖平阴”志愿服务队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走进社区、乡村、校园,以中医适宜技术、文化启蒙、产业调研为抓手,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队员们用专业服务深入基层,以青春力量助力平阴县乡村发展,推动中医药智慧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一份力量。

适宜技术进社区,健康护航固振兴根基

立足平阴县居民需求,7月11日至12日,服务队在平阴县榆山街道设立服务点,提供为期两天的基础诊疗与中医特色服务。室外,开展义诊服务,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并根据数值给出饮食调理建议。在“耳穴压豆”体验区,队员们询问居民症状后,选取对应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同时,详细告知居民按压的方法和频率,方便他们在家自行调理。“按压几次后,失眠轻多啦!“受失眠因扰的张阿集反馈。针对颈肩腰腿痛等常见问题,队员们运用揉、按、捏、拿等推拿方法,为居民放松肌肉,疏通经络,同步记录症状特征,进行日常拉伸养护指引。除诊疗外,队员还为居民定制养生小贴士,从饮食调理到穴位按摩,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日常。

室内,服务队首先进行夏季养生知识的讲解,结合本地气候细致说明饮食避忌、作息调节的具体方法,有居民追问“夜里老出汗如何调理”,队员便结合体质差异给出温水泡脚等个性化护理建议。随后进行简易太极拳教学与艾草锤制作,大家跟着比划招式、填充捆扎,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中医养生融入日常的简单实用。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为居民进行耳穴压豆讲解     

文化启蒙进校园,薪火相传筑振兴灵魂

7月13日,队员们走进平阴县锦东幼儿园,开展中医药文化启蒙课堂。队员们携带薄荷、艾草、陈皮等中草药标本,通过实物展示、感官体验,引导儿童观察药材形态、嗅闻气味,建立对中医药的直观认知;结合夏季养生需求,以儿歌形式讲解防暑知识,同步教学“拍八虚”保健功法,将养生要点融入趣味互动。在讲解中,孩子们提出“夏天身上总汗津津的,中医有办法让身体清爽些吗?”队员结合祛湿理论,建议可以用赤小豆煮水喝。

活动以香囊制作作为结尾,队员引导小朋友们结合所学知识将中药材放入香囊,用“观察、教学、实践”的方式层层递进,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中真切感受中医药的趣味与温度。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向儿童教授中医药知识

产业调研探融合,“玫瑰+药”激活振兴动能

走进玫瑰种植园,农户向志愿队员介绍了平阴重瓣红玫瑰含有理气解郁药用成分,需清晨带露采摘以留存有效物质。在专业采摘员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采摘技巧,投身玫瑰花田亲自尝试采摘。在采摘过程中,队员结合专业知识,识别出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伴生药用植物,并向农户分享其药用特性。在走访当地玫瑰花加工企业时,队员们观察并学习了玫瑰花茶的复配、炒制。在复配环节,队员们按比例调配玫瑰、陈皮与枸杞,了解到三者配伍依循“疏肝健脾”的中医理论。观察玫瑰花茶在炒制时的节奏与技巧,了解花茶的炒制手法需贴合药材的特性进行不同处理,对“玫瑰+中药”的融合逻辑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玫瑰产业园

此次平阴县”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语润玫乡,医暖平阴“志愿服务队将专业服务与乡土振兴深度融合,既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健康守护与文化滋养,也让队员们在躬身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医药价值的认知,厚植了为民情怀。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医”为桥,带着实践力量深耕乡野,在奉献中锤炼品格,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中医药文化的芬芳在玫乡沃土中持续绽放。(通讯员 于雯雯)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居民合影

 

 

 

 

 

 

 

 

 

 


扫一扫分享本页